《“十四五”公共服務規劃》發布 到2025年,民生福祉將達新水平
發布時間:2022-01-18 09:20:06 | 來源:【綜合《人民日報》、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、中國經營網】
本文綜合轉自《人民日報》、《人民日報海外版》、中國經營網,轉發僅為學習交流,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。
到2025年,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,政府保障基本、社會多元參與、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,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。1月10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1部門對外發布《“十四五”公共服務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首次將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、高品質多樣化生活服務納入規劃范圍,將全面統籌幼有所育、學有所教、勞有所得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、優軍服務保障、文體服務保障九個領域。同時,《規劃》提出要堅持財力可負擔、服務可持續的底線要求,避免落入“福利陷阱”,促使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。
公共服務關乎民生,連接民心。“當前,我國公共服務發展基礎更加堅實,但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?!鄙虾I鐣茖W院研究員張兆安分析說。
如何進一步推動公共服務發展?《規劃》提出,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,包括鼓勵依托公共實訓基地,加大對新型農民創新創業支持力度;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,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;加強公辦養老機構建設,落實新建城區、居?。ㄐ。﹨^按照人均不少于0.1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,穩步提高護理型床位占比。
《規劃》提岀,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價格可負擔、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。例如,積極推動改善住房條件。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,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。
除了兩大類公共服務,一些完全由市場供給、居民付費享有的生活服務,可以作為公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。比如,《規劃》提出,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;培育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健康產品專業化生產研發基地,促進養老企業連鎖化、集團化發展;加快電視頻道高清化改造,推進互動視頻、沉浸式視頻、虛擬現實視頻、云游戲等高清視頻和云轉播應用;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,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。